唔怪得有人要為佢哋嘅智商著急。
今日開放接種疫苗嘅「優先群組」,增至 30 歲以上人士以及 16 歲以上非在港讀書嘅學生,但觀乎疫苗預約情況,大量中心仍有超過一半以上嘅日子出現綠色,即尚有大量空位,遠遠低於其可接種嘅能力,資源未能合理善用。
如果剛開始或在疫苗缺貨時,先畀高風險群組嘅人士接種疫苗,係天經地義,係無可厚非。但到咗今時今日,已經開放三個優先組別,如果當事人本身有接種疫苗嘅迫切需要,佢哋早就有足夠時間可以去打疫苗。
而到咗呢一刻仲有咁多空位,點解政府繼續玩謝香港人咁「吱牙膏」式回應,少少少少咁開放接種疫苗嘅組別?就算分組,係咪都應該分得科學啲?
到底一個 30 歲人士,同一個 25 歲人士,感染風險有乜分別?單從年齡去睇,兩者感染機會應該差唔多,但點解一個可以打疫苗,一個又唔可以?決唔決定打疫苗係個人嘅事情,但如果有更多人自願去打,令到成個社區有群體免疫力,疫情也會有好轉嘅生機。
現在有一批人,介乎 16 至 30 歲之間,他們願意去打疫苗,卻不乎合接種疫苗的資格,實在搞不清為何要對他們設限。
不過諗深一層,而家話就話要整個「資格審查委員會」,今個臨立會年期完結前都應該成立唔切,如果九月真係舉行立法會選舉,資審會又未搞掂,咁選定唔選好?
如果再延一年,到底係咪要再次搲爛塊面,講明等到到資審會成立才舉行選舉。定係用更為惡毒嘅社會情況來當藉口,又再一次聲稱疫情未能受控,必須延期?
邊個最唔想疫情完結,大家心裡有數。